• <fieldset id="g0c0k"><input id="g0c0k"></input></fieldset>
    •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高新技術企業

      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和高企認定失敗原因匯總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3/11/13     瀏覽次數:    

      高新技術企業是一項難得的國家級資質,成功認定為高企不僅僅能享受稅收減免、資金扶持等直接優惠政策,還可以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價值,引來了無數企業的“競相申報”。

      但是,每年宿州地區那么多企業參與申報,還是有很多企業無法通過!這是為什么呢?在這里小編為大家匯總了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和高企認定失敗原因,宿州市有想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以咨詢小編輔導申報。

       

      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

       

      一、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

      1宿州市:加大培育獎補力度。對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給予20萬元獎補;對再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給予10萬元獎補。對市外整體遷到宿州的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2埇橋區:對當年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補。從區外整體遷到埇橋區的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同等獎補。對首次納入“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給予3萬元獎補。對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首次達到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性獎補10萬元。加強依法依規統計,對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統計且當年高新產值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速30%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補、高新產值達到500萬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速20%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2萬元獎補

       

      3、經開區:進入省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庫的,給予520獎補;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50獎補;獲得國家和省級合作獎,分別給予100萬、50獎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給予50100獎補;獲得省科學技術獎,給予1050獎補

       

      4、蕭縣:對基地內當年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首次納入“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萬元獎補。對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統計且當年高新產值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速30%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補

       

      5、靈璧縣:對當年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縣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從縣外整體遷到靈璧縣的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同等獎補。對首次納入“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縣財政給予獎補2萬元。對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首次達到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的,縣財政一次性獎補10萬元。加強依法依規統計,對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統計,當年高新產值達到500萬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速20%以上的企業,縣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2萬元;當年高新產值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速30%以上的企業,縣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5萬元。

       

      6、碭山縣:對當年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補。從縣外整體遷到碭山的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同等獎補。對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經縣推薦上報的,給予3萬元申報材料獎補費用。對首次納入“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萬元獎補。加強依法依規統計,對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統計且當年高新產值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速30%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補

       

      7、泗縣:對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一次性獎補30萬元;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按照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3%-5%比例分別獎補研發投入的6%8%10%

       

      二、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常見失敗原因

       

      1領域不符

       

      不少的企業無法找到完全貼合企業產品和技術的高新領域。自身的定義都沒有找準,因此在申報的材料中出現了領域選擇不對而無法通過評審的情況。

      比如

       

      第五大類的“高技術服務業”,如果不了解該領域里的細分類別,就可能選擇錯誤。

       

      2知識產權技術含量不高

      實用新型專利從申請到授權大概:5-8個月左右,發明專利從申請到授權大概:26-38個月左右。大多數知識產權數量不夠,又急于申請高企的企業想保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項加分最快捷的辦法就是選擇軟著申請。

      企業僅為了申報高企而申請軟著,知產關聯性低,甚至軟著與研發項目和產品的關鍵技術毫無關系,這就導致企業知識產權評分不高。

       

      3科技成果單一,關聯性差

      新的工作指引對科技成果轉化形式進行了多樣化,豐富了企業將研發的技術成果進行產業化的方式,并要求年平均轉化5項以上。

      此外,高新申報還需要將企業的科技成果進行描述,要描述出技術成果是什么,怎么轉化的,應用在哪個產品中,應用的效果如何,是否產生收益等等。

       

      4企業不清楚核心指標

      專家在進行高企認定評審時,注重對企業創新能力的評價,包括企業知識產權(30分)、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企業的成長性(20分),四項指標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1分及以上為符合認定要求。

      “指標打分”要求企業能夠把控重點,將復雜的信息資料(技術、財務、制度等)進行有效整合,體現出企業的創新能力。

       

      5財務核算不規范

      財務核算不規范是很多企業高企認定失敗的主要原因,常見問題有:

      研發費用含無形資產攤銷金額而財務報表中無形資產

      會計報表沒有研發核算

      多個研發項目的研發經費雷同

      研發費用大于管理費用

      所以,企業財務執行人員需要認真理解和掌握研發核算管理的規則和內涵。

       

      6企業人員資質

      新的高企認定辦法在人員方面降低了要求,將科技人員與研發人員統稱為科技人員,比例要求統一為10%,取消了大專以上的學歷的限制,這些調整為企業處理人員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

      但需要重點強調的是,最新的管理辦法對于人員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人員的統計方法、企業的人力資源總體情況、科技人員的認定標準等,申報企業必須高度重視。

       

      7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新的工作指引加強了企業對社保人員的檢查力度,尤其是鄉鎮型科技企業。而不少新成立的公司為了節省費用,往往核心創業人員甚至初創團隊的員工都不交社保,將錢省下來用于產品研發、生產、銷售。

      此外,近兩年新成立的企業多以技術人才創辦為主,這類企業技術方面比較領先,但財務管理方面就相對松散。由于線上支付的發展,現在很多企業線上收款,直接進入賬戶,即使進入公司賬戶也很少開票,導致賬目混亂。

      在后補充材料中常常容易出現制度寫明了有具體金額的獎勵激勵,但沒有發獎金、匯款或現金簽收的憑證等前后不一致的現象,使審核專家對其各項管理制度存疑,導致扣分。

       

      8團隊缺乏申報資料編寫經驗

      對于中小型企業和初次申報的企業來說,對具體政策和申報過程不夠透徹以及編寫申報材料經驗不足也是一大難關。團隊缺乏實操經驗,不清楚材料具體應該怎么準備。

       

      比如研發人員不清楚研發項目怎么歸集,缺乏科學的設計和安排,照搬專利說明書;

       

      財務人員未設置研發支出輔助賬,數據前后不一致,企業審計報表與納稅申報表不一致未做說明;另外技術性不強,產品描述不清,科技成果佐證材料過于簡單,也會造成專家判斷認定不精準,影響申報結果。

       

      其實,除了以上幾點,影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失敗的原因還有很多種,比如是否做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比例、科技人員的占比、研發支出、高新收入等等,都會影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申報成敗。

       

      總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一個專業度極高,比較復雜的申請工作,需要企業做好戰略規劃和充分準備,如果想要萬無一失,尤其是對于一些經驗不足的小微企業和新企業,從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管理制度、財務經費、服務構建等進行多個方面的評估和準備,有助于企業申報成功。

       

      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

       

      臥濤集團,2012年成立,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如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專利申請、軟著登記、商標注冊、財稅籌劃、股權設計、軟件開發、高企認定、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科技成果評價、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在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等地都有公司,10多年成功服務上萬家企業,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