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2024年陜西省各地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及認定申報條件、認定管理辦法匯編整理,那么如果陜西省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漢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企業想要申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的話,可以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咨詢,臥濤科技,專注項目申報10年,位于西安市高新區高新六路28號烽火科技園南樓401室。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8715065127(V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資質認證等)
一、陜西省各地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一)西安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1、對新認定的工程中心,績效評價等次為“優秀”的,給予后補助經費獎勵。支持經費可用于工程中心的平臺建設、研發投入、項目孵化等。
2、獲得國家級、省級工程中心的,按國家級200萬、省級100萬元給予專項經費獎勵。
(二)銅川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在銅川設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或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設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對認定的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一次性給予5—10萬元獎勵。
(三)寶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積極爭取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晉級為國家級和省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科技局分別在批準當年給予一次性獎勵經費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經費專項用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四)咸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對在咸新建并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補助;對服務咸陽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的產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經審核認定后給予50萬元補助;對考核優秀的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予10萬元補助。
(五)渭南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對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和1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
(六)延安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予50萬元以內建設與運行經費后補助。
(七)漢中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對新認定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企業100萬元;對中央和省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業來漢設立科研、檢測實驗機構等平臺的,按實際投資額的2%,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八)榆林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發中心等研發機構和各類科技創新平臺,一次性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20萬元的建設經費資助;對各類國家級創新平臺在高新區建立分中心并注冊落地實體運營的機構一次性給予建設經費100萬元。
(九)安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創新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補
(十)商洛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補貼政策
并未找到相關獎補政策,可聯系臥濤科技咨詢,看是否有新的獎補政策發布。
二、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申報條件
1.符合國家和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和總體規劃,有明確清晰的研發方向,承擔過國家、省級重大科研和綜合性工程技術任務,取得過較好的科技成果轉化業績,對本領域技術創新及行業進步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2.擁有穩定且結構合理、技術水平高、工程化實踐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擬任工程中心主任應具備較高學術造詣和組織協調能力,熟悉產業發展趨勢,有足夠的前沿技術識別水平。
3.依托單位應具備必要的工程技術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自有科研場地(用房)建筑面積800平方米以上并相對集中,科研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500萬元,能夠為工程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人、財、物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七條“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主要研發場地應設在高校,雙方需簽訂共建協議書,明確各方權責,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
三、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的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工程中心在產業鏈與創新鏈融通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陜西省科技進步條例》和《陜西省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工程中心是陜西省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工程技術研究、行業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產學研融合平臺,依托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組建,以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轉制院所)或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為主要建設主體。
第三條工程中心分企業作為需求主體、投資主體、管理主體和市場主體,聯合高校建立的“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類。遵循“開放、流動、協同、競爭”的運行機制和“定期評估、動態管理、優勝劣汰”的管理機制。
第四條陜西省科學技術廳(以下簡稱“省科技廳”)是工程中心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工程中心的規劃布局、宏觀指導和認定評估。
第二章目標任務
第五條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務有:
1.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先進技術集成、科技成果熟化轉化,研制重要裝備樣機及關鍵零部件,為規模化生產提供成熟工藝,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推動相關產業領域科技進步。
2.承接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等單位委托的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和試驗任務,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產品檢測、質量監督及技術信息等服務,主持或參與國家、行業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
3.聚集高層次技術人才,為行業培養專業化技術人才,組織開展本省企業、行業工程技術人才培訓,與其他類型創新平臺的協同聯動,開展國際、國內科技合作與交流。
第三章組建條件
第六條申請組建工程中心的條件:
1.符合國家和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和總體規劃,有明確清晰的研發方向,承擔過國家、省級重大科研和綜合性工程技術任務,取得過較好的科技成果轉化業績,對本領域技術創新及行業進步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2.擁有穩定且結構合理、技術水平高、工程化實踐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擬任工程中心主任應具備較高學術造詣和組織協調能力,熟悉產業發展趨勢,有足夠的前沿技術識別水平。
3.依托單位應具備必要的工程技術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自有科研場地(用房)建筑面積800平方米以上并相對集中,科研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500萬元,能夠為工程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人、財、物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七條“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主要研發場地應設在高校,雙方需簽訂共建協議書,明確各方權責,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
第四章建設程序
第八條工程中心建設程序:
1.注冊并登陸“陜西省科技業務綜合服務信息系統”,在線提交建設申請,符合建設條件的,由省科技廳組織行業和管理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和方案論證,通過后下達建設批復。
2.建設批復下達后,工程中心進入建設期,以工程中心(籌)的名義開展工作,建設期為2年。條件成熟、運行良好的工程中心建設期可適當縮短。
3.完成建設任務后,由依托單位提出驗收申請,省科技廳組織專家驗收,通過后正式掛牌運行,“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實施雙掛牌。驗收不合格的限期半年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撤銷建設批復;建設期滿未提出驗收申請的工程中心,撤銷建設批復。
第九條通過驗收的工程中心正式納入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序列,省科技廳按標準給予建設經費后補助,支持工程中心開展創新研究、科研儀器設備維護及人才培養。
第五章運行管理
第十條依托單位是工程中心建設和運行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為工程中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保障工程中心正常運行,代表工程中心對外履行法人義務,承擔法人責任。
“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實行校、企雙依托單位制,其中企業為主責單位。需成立由校企雙方負責人以及主要技術骨干組成的管理委員會,負責重大事項決策。
第十一條工程中心實行依托單位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可參照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人員、財務、資產、分配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鼓勵條件成熟的工程中心采用獨立法人形式組建和運行。
第十二條工程中心應設立由同行專家和管理專家組成的技術委員會,負責指導工程中心發展方向、審定技術方案、組織學術交流、提供技術經濟咨詢及市場信息等,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技術委員會會議。技術委員會成員一般為7-15人,主任應由非依托單位人員擔任,依托單位委員人數不超過三分之一,每屆任期五年。
第十三條工程中心更名、研究方向變動、主任調整等重大事項需經依托單位(管理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同意后,以公函形式向省科技廳提出申請,經省科技廳審核同意后,方可進行變更。
第六章績效評價
第十四條正式運行的工程中心實行年度考核與定期評價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工程中心應在次年1月底前在線填報《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作年報》,工作年報將作為工程中心綜合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
第十五條省科技廳按照《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評估規則》,委托專業機構按領域每三年對工程中心開展績效評價,圍繞科研投入、創新產出質量、成果轉化、原創價值、實際貢獻、人才集聚和培養等方面進行評價,績效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第七章獎懲政策
第十六條績效評價結果為良好等次以上的工程中心,省科技廳對將給予建設經費后補助支持。評價結果為不合格的工程中心,將限期一年進行整改,到期后重新申請評價。
第十七條按照突出重點、兼顧平均的原則,在同等條件下傾斜支持依托工程中心申請省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
第十八條出現如下情況的,撤銷工程中心資格:
1.整改后,評估仍不合格;
2.出現重大責任事故和嚴重違法行為;
3.不接受省科技廳的監督、檢查,不配合專業機構開展評估;
4.依托單位無法保障工程中心正常運行;
5.“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依托單位未發揮主體作用的;
6.依托單位要求撤銷;
7.導致工程中心無法正常運行的其他情況。
第八章附則
第十九條工程中心統一命名為“陜西省XX(產業領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陜西省四主體一聯合XX(產業領域)校企聯合研究中心”。英文名稱為“ShaanxiEngineeringResearch Center ofXX”或“ShaanxiUnion Research Center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for XX”。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省科技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2022年3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6年2月28日止。